• 尊龙官网登录人生就是博登录

    从近期洪灾浅谈财产保险中的暴雨洪水知识


    前言

     

    今年的洪水比往年大很多,可以说直追1998年了。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是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一带,国家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本文将谈谈中国洪水风险及财产保险中的暴雨洪水知识。

     

    一、今年洪水情况及原因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24省(区、市)2385.7万人次受灾,31人死亡失踪,203.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6万间房屋倒塌,15.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47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43.9亿元。

    下面就几个主要省份的洪水原因做一些分析:

    (一)江西:主要由于长江水倒灌引起

    7月8日,因长江水位暴涨倒灌鄱阳湖,再加上比往年偏多6成的强降雨影响,鄱阳湖及其各支流江河水位猛涨。据官媒报道,到7日8时,长江倒灌鄱阳湖流量达到396秒立米。本来各省都指望长江成为天然的泄洪通道,各省都希望将自己的洪水排到长江里,但现在出现倒灌。

    长江水倒灌是鄱阳地区洪灾严重的主要原因。鄱阳地势比较低,江西省基本上80%的河流流进鄱阳湖,这使鄱阳湖的水涨得太高,水已经装满了,上游河流的水就流不下去了,水就回流,致使水灾面积更大更严重。

    (二)安徽:行洪不畅是主因

    7月20日8时32分, 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安徽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放水,蒙洼蓄洪区启用蓄洪。从1954年至2007年,王家坝闸累计12个年份15次开闸蓄洪,这次是时隔13年王家坝闸再次开闸放水,也是其建成后第16次开闸蓄洪,淮河水经此流入蒙洼蓄洪区。据安徽省水文局消息,安徽省水文局2020年7月22日9时32分继续发布洪水红色预警:淮河干流全线超警。长江持续超警,大通以下江段持续高水位波动。巢湖、沿江部分湖泊超历史,沿江诸河、三江流域水网区等37条河湖超警戒水位。

    为何淮河经常会出现洪水呢?淮河位于我国长江和黄河之间,干流全长约为1000公里,但总落差仅约200米,号称“中国总落差最小的大河”,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河流流速很慢。同时淮河支流众多,一旦全流域发生降水,支流汇水速度极快,加上中游地区河道弯曲狭窄,排水不畅,很容易积蓄洪水。此外,历史上的“黄河夺淮入海”也是如今淮河易发洪灾的重要原因。

    (三)湖北洪水:强降雨加上易灾的地理位置

    1.强降雨

    7月7日9时,长江汉口站水位达到27.31米,今年首次超过警戒水位,位于武汉汉口江滩的雕像被上涨的江水淹没大半。

    六月,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五轮强降雨密集登场,这是湖北地区自1961年以来遭遇降水量最多的一个六月。如果把湖北省六月的降雨换算成体积水,大约为530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太湖。

    2.易灾的地理位置

    (1)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三面环山,中间环抱着江汉平原,形成了向南部敞开的不完整盆地。西部山地是全国地势第二阶梯东缘的一部分,山间沟谷深切,与江汉平原对照,地势显得相当高峻。这样的地势,决定着湖北洪水刚好同湖南洪水相抗于长江与两湖平原。湘鄂两省合到一起, 其地形恰成一个碟形盆地,长江横贯其中,洪水只能经城陵矶一口流出。

    (2)下游荆江段,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从湖北枝江至湖南岳阳县城陵矶,长江荆江段河道弯曲,洪水宣泄不畅。而荆江的北岸就是地势低平的江汉平原,极易溃堤成灾。

    引发2020年南方区域性洪水的原因,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院士表示:此次汛期洪涝,特别是长江流域持续性强降水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大气环流方面,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常年异常偏强,西伸脊点位置异常偏西;东亚大槽强度异常偏强,位置异常偏西。

    第二是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2019—2020年青藏高原冬季积雪覆盖面积较常年偏多明显,高原冬季积雪偏多会通过改变春夏高原的热力状况,间接导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流活动加强,降水偏多。

    第三是今年南海夏季风发生较早,6月上旬副高脊线位置偏北,导致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早。

    第四是太阳黑子相对数的谷值年,易使得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磁力、引力和热量发生突变,且2020年与1998年相隔2个太阳黑子相对数11年的周期,基于韵律的规律也可判断易发生洪涝灾害。

     

    二、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

    洪水类型根据洪水形成的直接原因对洪水所划分的类型。一般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工程失事洪水。此次洪水应该可以归结为暴雨洪水。

    暴雨洪水是指长期降雨而产生的大量积水和径流淹没低地所造成农业或其它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它是我国东部和南部严重的气象灾害。

    暴雨洪水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我国受暴雨洪水威胁的主要地区有3.8万km2,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7大江河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

    (一)暴雨洪水灾害损失数据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最多的国家。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目前,我国1/10的国土面积、5亿人口、5亿亩耕地、100多座大中城市、全国70%的工农业总产值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时间上,除了黄河凌汛外,我国的洪水大都发生在7、8、9月三个月;地区上,洪水主要发生在我国七大江河及其支流的中下游地区。

    (二)暴雨洪水灾害分布特点

    雨涝的发生受地理位置、地形、降水量、植被、土壤等多种条件共同制约。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雨涝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据研究,我国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以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四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三)暴雨洪水时间分布特点

    我国雨涝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南部早,北部晚。雨涝出现的最早时间,淮河以南为4月;华北为6月;东北、西北为7月。结束时间,江南南部最早为7月;长江中下游为8月;华北为9月;西部川、陕地区和东南沿海为10月。暴雨集中出现于三个时期:

    4-6月,暴雨区主要出现在南岭以南,这是华南前汛期暴雨;

    6-7月,暴雨区主要出现在江淮流域,这是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

    7-8月,暴雨区主要出现在华北地区;这类暴雨与夏季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有关。随着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我国的暴雨区自南向北逐渐移动。

    (四)地域严重程度表

    三、暴雨洪水相关的保险条款中的知识

    (一)  暴雨及洪水定义

    1.暴雨:

    国内常用条款定义:指每小时降雨量达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降雨。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有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制定了暴雨的地方标准在当地使用。例如,多雨的广东省,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内地新疆的气候干燥,降水更少,新疆气象局特地将日雨量大于或等于10毫米的雨日起名为“大降水”。

    对于不同地区的气象使用部门,暴雨有不同的定义;

    保险行业保险条款中采用了暴雨一般定义,但与某些地区气象上使用上的差异有可能引起争议;

    保险行业在使用暴雨定义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符合自身需求的暴雨定义,以控制可能的暴雨风险。

    2.洪水:

    国内常用条款定义:指山洪暴发、江河泛滥、潮水上岸及倒灌。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溢流的现象的统称,常由出现洪水地区上游或当地的暴雨或融水所致。常以人定的某一有影响水位为标准,超过这一水位则被定义为洪水。

    幕再条款洪水定义:陆地暂时被水覆盖,因于地面上静止或流动的水犯滥或降水量超常 。

    洪水的定义比暴雨定义更模糊,因此发生争议的可能性更大,有必要在涉及洪水风险作为关键风险因素考虑时,给予比较明确的定义。

    (二)暴雨/洪水的风险性

    1.暴雨

    • 突然性:当前暴雨的预报仍处于概率事件的范畴,突然性的暴雨可能导致突然性的损失,这意味着损失有可能超出想象;

    • 区域性:暴雨具有大面积范围爆发的特点,随着积雨云团的运动,暴雨可能在数平方公里内降下,也可能在数百平方公里范围降下。而暴雨持续时间的长短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 引发性:暴雨能够引发其他灾害事件,如暴雨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性事件,这些事件使得暴雨可能导致的损失范围扩大了。 

    2.洪水

    区域性:洪水能够引起大面积区域的损失,累积风险高。暴雨和洪水风险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暴雨可能导致洪水事件的发生,但洪水事件却不一定是暴雨产生的结果。暴雨和洪水风险可能导致巨灾风险事故的发生,是财产保险业务发展中重要的关键风险点。

    (三)暴雨洪水风险的识别

    已有的公开资料可以帮助识别暴雨洪水/风险,但现今全球气侯条件的变化、特别是自然环境因人类活动增加导致的暴雨/洪水风险状况可能是大大有别于历史资料提供的经验;使用这些公开资料时候应注意。

    另一方面,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对于具体的标的物面临的暴雨/洪水风险识别,要依据具体标的物的面临的环境特征、所处的区域、及近几年当地降雨和河流整治、标的物特点等情况来做出关键判断。

    1、环境特征:当地的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集中降雨情况;

    2、所处的区域:低洼地带、泄洪区等;

    3、近五年实际降雨:当地实际降雨新特点分析;

    4、防洪设施变化:有新的防洪堤坝投入使用;

    5、标的物特点:仓库是否存有遇水失效的物品。

    后记:

    这次洪水造成了比较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希望洪水早日过去。